垃圾分類臺配有洗手臺、遮雨棚、聲控燈、延時水龍頭……近日,記者走進位于長安區郭杜街道的西鈔沁園小區,除了優美的小區環境,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分布在小區內干凈整潔的垃圾分類站。
俗話說,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,完善的硬件設施,更有利于推行垃圾分類工作。記者看到,西鈔沁園小區新建的四個垃圾分類站,每個都配有洗手臺,看上去美觀整潔。“別看這個小小的洗手臺,它直接決定了廚余垃圾扔得是否標準。”趕著上班的付女士告訴記者,垃圾分類是好事,但是廚余垃圾要破袋,早上出門上班真不想弄臟手?,F在有洗手臺,破袋“臟手”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。
每個垃圾分類站的宣傳牌上,都有生活垃圾分類去向公示、操作規范、管理指南,還有垃圾投放指南,常見的生活垃圾分類方法列得明明白白。垃圾箱按照各類生活垃圾的數量設置,其他垃圾箱最多,廚余垃圾箱次之,可回收和有害垃圾箱最少,非常合理。“以前下雨天,一手拿傘一手拎垃圾,實在騰不出手來打開垃圾桶蓋?,F在有了這個遮雨棚,扔垃圾方便多了。”張先生邊說,邊熟練地將幾袋垃圾分別扔進了不同的垃圾桶。
“垃圾分類站用的是聲控燈、延時水龍頭,可避免長明燈、長流水帶來的浪費;有監控,方便管理和執法取證。”為持續推進垃圾分類形成長效機制,西鈔沁園小區將物業工作人員分為四個班組。每個班組負責一個垃圾分類站,每天各班組工作人員輪流值守,穿上紅馬甲,擔當“垃圾分類引導員”。與此同時,小區設立生活垃圾分類“紅黑榜”,采取拍照公示的方法,對垃圾分類中做得不好的居民進行曝光。
除了西鈔沁園小區,長安區萬科城、國色天香、雅居樂花園等小區也都新建了垃圾分類站點,有一些小區還安裝了智慧垃圾分類回收箱。隨著硬件設施的不斷完善,居民垃圾分類的主動性和準確率有了明顯提升。